对于正在备孕中的姐妹们来说,宫腔镜要不要做,一直是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一直备孕都没怀要做吗?
有息肉,一定要做宫腔镜摘除吗?
之前做过宫腔镜了,那三个月后移植,还要做吗?
宫腔镜可以说既是一项检查,同时也是手术,能够精准直观的看到宫内环境,并且能够去除病变组织、恢复子宫腔形态与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宫腔镜的使用,能够提高复杂难孕患者的备孕效率以及移植成功率。
但宫腔镜也不是的,并不是所有发生在宫腔内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宫腔镜得到解决。同时,在宫腔镜检查或者术后,如果不能配合系统的调理恢复,也非常容易出现复发的状况。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哪些情况适合做宫腔镜、对于这些适合做宫腔镜的情况怎么能够保证手术操作后恢复的效果,另外,还有哪些情况并不适合通过宫腔镜进行改善。
▍哪些情况适合进行宫腔镜?
首先,要先明白一个概念,我们常说的“宫腔镜”,其实不仅包含了宫腔内窥镜下的宫腔内手术,也包含了另一类在宫腔内窥镜下的检查。
因此,我们下面在进行讨论时,为了避免混淆,将会用宫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检查来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那么,都有哪些情况适合进行宫腔镜手术呢?
宫腔粘连
我们的子宫内壁,本质上由肌肉层以及覆盖在肌肉层上的一层子宫内膜层组成。
胚胎想要顺利着床,就需要让自己能够成功的附着在内膜上、得到来自母体的滋养,才能“生根发芽”,和母体之间产生链接,完成着床。
而有些情况下,导致基底层损伤,内膜生长不良,就容易导致内膜黏连,而想要清除它们,只能通过宫腔镜手术的方式,在清晰镜像下一点点松解剥离。
所以,一旦发现了宫腔内有粘连的情况,推荐大家考虑进行宫腔镜手术。不过在手术同时,也要针对性调理改善,减少炎症发生,给予充足的激素环境支持,才能够防止黏连的复发。
子宫内膜息肉
除了粘连外,另外一种常见的子宫内膜异常状况,就是内膜息肉。这是一种异常增生的、乳头状集聚状态的内膜组织。
息肉出现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会带来排卵前后的异常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等情况。在生育方面,息肉和粘连一样,可能会影响到胚胎着床,因此建议息肉大小大于10mm的息肉可以进行切除。
2019年一项系统评价显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直径平均大小<2cm)提高了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2018年一项系统评价也显示,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组比未处理组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增加了4倍以上。
很多时候息肉很小,大家就很容易忽视,觉得不处理关系也不大,其实息肉不仅是占位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引起宫腔免疫环境的变化,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失败患者来说,即使息肉很小,也需要通过宫腔镜手术去除。
同时,术后也要积极改善自身的雌激素优势状况和慢性炎症情况,只有做好这样充足的应对,才能有效避免息肉的复发。
但毕竟是侵入性检查,因此并不建议在没有症状出现的情况下反复检查,即使曾经出现过粘连和息肉的情况,再次备孕前是否需要进行宫腔镜操作,还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
▲目前临床对宫腔镜的应用,推荐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纵膈子宫/鞍型子宫
这两类问题都属于子宫形态异常的情况,其中纵膈子宫分为完全纵膈和不完全纵膈。
完全纵膈,就是在子宫中间有一道“墙”,把“一间房”强行分成“两间房”,而这个更小的宫腔环境往往因为太小,而不能满足胚胎着床和发育的需求;不完全纵膈则是指这堵墙封的并不完整,还有一半或者一部分,可以相连。
而鞍型子宫则是指这堵墙只有地基,并没有更大程度的分隔。后两种情况虽然没有完全纵膈子宫的危害大,但有些时候也会影响生育。
一般来说,纵膈越大,就越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来修正子宫形态,帮助怀孕。
目前临床证据显示,需要进行子宫修复术的是完全纵隔子宫和T型子宫,而对于纵膈很小或者鞍型子宫的情况来说,就需要由医生具体评估形态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2020年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对214例畸形子宫(T型、幼稚型或其他类型的畸形子宫)伴不明原因不孕史或伴反复性(>2次)早期流产史的女性,接受子宫成形术后,98.6%患者子宫腔体积显著增大,子宫形态得到优化;60个月临床总妊娠率为72.9%(156/214),临床妊娠者中的活产率为80.1%(125/156);妊娠女性中47.4%(74/156)是自然受孕(平均妊娠时间为5.5个月)。
其中32.4%的女性之前进行过一次或多次IVF/ICSI失败,长期随访数据表明,宫腔镜矫正畸形子宫,可能会使子宫畸形伴不明原因不孕,或子宫畸形伴复发性早期流产妇女的活产率得到改善。
不明原因移植失败以及反复流产史
刚刚说的是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的一些情况,除此之外,面临反复种植失败和反复流产史的患者来说,即使超声没有提示有宫腔异常情况,也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
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超声检查无异常的不孕患者进行常规宫腔镜筛查,是否有助于改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但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影像学漏诊的宫腔异常,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同时进行了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也有助于诊断慢性或亚临床子宫内膜炎。
因此,对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和不明原因反复流产的患者,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进行宫腔镜检查。
▍做宫腔镜,都要注意哪些?
1.宫腔镜医生很重要
宫腔镜即可以是一项检查又可以是一个小手术。在宫腔镜的过程中,需要生理盐水的导入来配合内视镜的转动,才能让视线更加清晰直观。尤其是在处理黏连时,还需要医生的耐心,一点点做分离和修复。
所以找到好的医生来做宫腔镜至关重要。这个好不仅在技术方面,也是在经验方面。
而生殖中心在做这种介入性的操作时,比妇科医生相对“保守”,更多会从生育角度考量,尽可能保留减少损伤,恢复生育力。
因此,我们线下医疗中心的宫腔镜操作,均由生殖中心主任亲自操作。并且在技术层面上,也采用了为安全的“冷刀技术”,给大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2.病灶的彻底清除,须结合术后管理
对于息肉和粘连来说,手术的作用只是清除病灶,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出现。因此,如果没有做好科学的术后调理,十分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而针对息肉和粘连问题的出现,激素失衡、慢性炎症、免疫问题等都是应该注意的方向,在手术之后,一定要注意对这些问题进行后续的调理和治疗,才能避免陷入粘连—手术—复发—再手术—再复发的恶性循环中。终导致宫腔内部创伤过大,内膜过薄,失去孕育能力。
因此一定要注意,宫腔镜手术绝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手术后的调理和治疗,甚至比手术本身更加重要。
▍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
1.B超下发现内膜不均
B超下只是发现内膜不均,并没有明确发现有息肉和粘连的迹象,也没有其他症状。
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直接进行宫腔镜手术,可以先做宫腔镜检查,这种检查就和胃镜肠镜一样,只是把镜子放进去看看,没有手术操作,基本不会有危害,如果确定有问题,再进行手术操作。
这样既可以避免可能的问题,又避免了过度手术的风险。
2.内异症、子宫肌瘤和输卵管问题
有些患者被宫腔镜手术的名字误导,认为所有的宫腔问题都可以通过宫腔镜手术解决,事实上,它只能解决很少的一部分问题。
像子宫肌瘤、内异症这类宫腔疾病,病灶大多数情况都不在宫腔内部表层,而在肌肉层中。
这种时候如果需要手术清除,就需要在表层开出比较大的创面,而如果在内部操做,则可能对宫腔的损伤过大,所以一般会通过腹腔镜的形式,在腹腔内从宫腔外部操作,去除病灶。
因此对于这类问题,需要做腹腔镜或者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而输卵管问题更是需要医生来进行具体评估,来确定是否要进行宫腔镜操作。
所以你看,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宫腔镜操作,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没必要做,做了之后需要辅助做什么,都有很多讲究,甚至即使进行了手术,之后怎样去解决根本问题,都比手术本身要更加重要。